当前位置: 首页>>要闻>>政务要闻

高台:多措并举推动思政工作出“新”走“心”聚民心

来源:高台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:孙玉龙 发布时间:2025-08-01 14∶51
字体:【 打印

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、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,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。今年以来,高台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,锚定“打造红色文化名城,建设绿色生态家园”目标要求,勠力同心、开拓进取,持续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扎根基层、浸润人心,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思想保障和强大精神力量。

理论宣讲有新意,

让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深入人心

“东联村能从普通村变成示范村,靠的就是跟着政策走、顺着民心干......”在巷道镇东联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,第一书记胡宗仁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,讲着村里的变迁。这场景,正是高台县分众化、对象化开展理论宣讲的一个生动缩影。

把党的创新理论讲到群众心坎里,得先打破“照本宣科”的老套路。高台县注重打破传统宣讲模式,推出“宣讲+”模式,创新开展“宣讲+文艺”“宣讲+书画”等形式,组织宣讲志愿者下基层,以小切口呈现大主题、讲清大道理。同时,还把“宣讲队”建在群众身边,领导干部带头讲政策,“百姓名嘴”说家常,老兵们讲红色故事,志愿服务者送课上门。“理响高台”“流动红课堂”“老兵宣讲”这些特色宣讲品牌越讲越响,今年以来深入基层开展面对面宣讲活动200余场,切实将党的创新理论送到群众身边,让党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

红色铸魂强引领,

让精神根脉扎得更深

“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,拥护党的纲领……”在西路军纪念馆内,新党员高举右拳,庄严宣誓,这震撼人心的一幕,正是当地红色教育“七进”活动的一幕。

高台县始终把赓续红色血脉摆在重要位置,持续开展“强国复兴有我”主题活动,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在红色记忆中厚植家国情怀。通过建设红色基因传承创新示范区,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“十百千万”工程,打造党性教育“红色矩阵”,常态化开展“传承红色基因 凝聚奋进力量”等党性实践活动,精心打磨的情景教学课《西路长歌颂高台“听我讲西路军的故事”》入选全省好课程。在红色文化引领下,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,以“德润高台”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,选树推荐中国好人、陇人骄子、“新时代好少年”等先进典型20余人,许茂俊获2024年度“感动甘肃·陇人骄子”提名奖,王玉、何铭杰入选“新时代甘肃好少年”,榜样示范作用持续彰显。

正面宣传聚民心,

让主流思想舆论巩固壮大

红色大道旁,一块块宣传版面展现新时代的崭新风貌;电子屏、广告牌、灯杆道旗、楼体墙面等各类载体,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、党的二十大精神、生态环保理念生动呈现。高台县把宣传阵地嵌入群众生活场景,真正让宣传工作“接地气”“聚人气”。

线下宣传有声有色,线上宣传也同样精彩纷呈。高台县充分发挥县属媒体平台矩阵优势,构建起全方位、多层次的宣传格局,在新媒体平台开设《凡人微光》《劳动创造幸福》等专题专栏,精心创作《27年独守雪山!高台“塘长”许茂俊获陇人骄子提名奖》等融媒体作品,大力宣传广大干部群众的奋斗故事,以身边人、身边事教育身边人,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群众见贤思齐、向上向善的内生动力。注重文明新风培育,将6月、12月定为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月,扎实开展“抵制高额彩礼”“殡葬移风易俗”等专项行动,在县属媒体平台开设“抵制高额彩礼 推动移风易俗”等专栏,加大对“零彩礼”嫁女等典型宣传力度,“孝善基金”“银龄互助”等好做法广泛推广,营造了践行文明新风的浓厚氛围。

创新载体赋效能,

让思政工作扎根基层

“同学们,这颗红星,是红西路军战士用热血染红的……”在红军槐树前,红领巾讲解员王歆艺正向参加研学的同学们动情讲述西路军的故事。

今年以来,高台县深入实施时代新人培育工程,全面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,建成省级“大思政课”实践教学基地1个、县级基地7个、校外研学基地4个,组织研学活动220余场次,让“童心向党”的信念深深扎根于孩子们心中。工人文化宫内,“职工大思政课”上劳模事迹感人至深;“春送岗位、夏送清凉、金秋助学、冬送温暖”“四送”文明实践品牌活动,让企业思政工作暖意融融。社区网格中,党建、综治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,“睦邻集市”将社区变为其乐融融的“大家庭”,扎实开展的关爱特殊群体服务,更提升了思政工作的温度与质感。县镇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(站)实现全覆盖,“三下乡”活动将农技、医疗送到群众身边,文明新风在烟火气息中悄然生长。

从机关到企业,从校园到乡村,高台县的思政工作全域覆盖、浸润人心,思想的力量正源源不断转化为发展动能,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思想保障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